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122/y7v1vj8.html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今年,我家孩子也考研,我太清楚考研有多不容易了:熬夜复习,压力大,摆脱不掉的焦虑。即使他笔试第一,在等待复试结果的那个上午,依然如热锅上的蚂蚁,比高考都紧张。
当我看到新闻说东南大学的徐某考研总分第一,却被刷下来,很是好奇。凭什么,为什么?
徐某,笔试面试总分.78,备注:复试不合格。
细看才知道,他的被拒,应该与他虐猫有关。在被南京大学刷下来后,徐某被调剂到兰州大学,就在8号晚上,兰州大学公布的录取名单里也没有他。
网友们看到这个结果后,几乎一边倒地纷纷为高校点赞。
图片截图网络
当然也有人为他鸣不平,因为虐猫不算犯法,是道德问题,这样处理有点苛刻了,生生把这个高才生前途毁了。
其实,教育部发布的《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有多条内容涉及考研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管理规定》指出,招生单位可采取“函调”或“派人外调”的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
高校的做法无可厚非。而作为一个母亲,我有更多的思考:虐猫考生内心深处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形成这种变态行径的,在教育孩子上该如何避免呢?
下面我将就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01虐猫只是表象
事情发生后,徐某的同学纷纷站出来证实他多起虐猫并拍视频的真实性,其中舍友养大的猫就是被他虐杀的。他把猫肉红烧,送给流浪老太,双目失明的卖唱夫妻,还有一个小儿麻痹症的青年,他得意地发帖子炫耀自己的成就感。
就连昵称都起得毛骨悚然:血肉艺术家。
他给真心想死的人提建议:不要喝药,过程痛苦却失败率高,直接跳楼华丽又无痛苦。还说自己确实有sha人的想法,但理智上是不对的,所以不能干。关键是他的观点:美女沙了才好看。
所以,虐猫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细思极恐。
如果是你,你敢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吗?你会不会担心,不定哪天,他会对你暗下黑手。
随着网络的发达,这些年高校里频繁爆出虐待小动物事件。因为构不成犯罪,即使收到举报也只是教育一下,导致这个群体越来越壮大。虐猫徐还是某个虐猫组织的群主,他的号召力不言而喻。
02施虐的根源
这种心理扭曲,以虐待弱小为乐的反常行为,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只有知道根源,才能对症下药,防止更多的孩子走弯路。
心理学上有一种人是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他们不仅虐待动物,还对人施暴,攻击性没差别。这种人是没有同情心和爱心的,而且也不会主动就医,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
但这种反社会人格一般不是天生的,也不会一下子就发展成的。
心理学家说,大多是因为在小时候经常被大人打压、斥责、惩罚或打骂,长期压抑导致的。他们通过施虐来当作缓解压力的出口,释放坏情绪。
当然,每个施虐者的发展,并不是一下那么快的,通常会有很长的潜伏期。一旦碰到一个触发点,比如看到虐待小动物的视频感觉很爽,好似找到了情绪的爽点。
从看别人虐到自己动手,长期下来,可能就养成了一种癖好,心理开始扭曲变态。而且,还会传染身边人有虐待倾向的潜伏者。
也许你会说,小时候被责骂训斥过的孩子多了,为什么大多数都是有爱心很善良的呢?要么,就是他还处在潜伏期里,没触碰到那个爽点。要么,就像大多数家庭一样,虽然有打骂,但也有爱。
我觉得,大多数孩子并没有长期生活在暴力阴影下,受责骂后,很快能得到父母关爱,伤口自然愈合。等孩子心智成熟,能够通过良性的,成熟的方式去处理负面情绪,就不会施虐。
而长期处在冷漠、无爱甚至暴力环境下的孩子,没有爱的滋养,只会以最原始的暴力手段去反抗和疗愈,他们才是最可怜的。
更可怕的是,有的父母并不自知,自以为是的觉得很爱孩子,岂不知孩子已经压抑地不能呼吸。
比如,你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孩子想出去踢一场球都很难,他的世界里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孩子的承受压力是有限的,长期压抑中心理就会不健康。
但你的想法还可能是,我倾其所有买最好的学区房还不是因为爱你,家里什么活都不要你干让你专心读书,好吃好穿的供着,为了你我放弃了工作专门陪你......结果就是:你委屈得不行,孩子却不领情。
03做成长型父母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我们不一定知道如何去会爱孩子。你希望孩子清华北大,你希望孩子多才多艺......你在孩子身上注入了太多期望,但千万别忘了教育的根:先成人,后成才。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如果问世界上最难的职业,非当家长莫属。不仅要工作赚钱,管理家庭,还要随时面对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的棘手问题。稍有闪失,便会让孩子误入歧途,后悔不已。虐猫考研第一被刷这个事件,便是给父母敲了个警钟。
所以,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关于如何教育孩子,不管多忙,都建议您看看这8本书。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的爱德华·蒙特塞所著,是一本家庭教育经典著作。书中强调了父母的爱、尊重和信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是一本值得家长们深入阅读的书籍。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斯玛丽弗莱姆所著,是一本极其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南。书中提供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实用建议和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童年的秘密》:作者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为父母,想走进孩子的私密花园,就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此书不可不读!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这是一本为妈妈们指引育儿之路的实用指南,作者详述了母亲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业表现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有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是孩子的幸福。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阿德勒,介绍了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解释了许多难以管教的问题儿童的根源。反复阅读,可帮助家长建立起理解儿童人格的基本结构,找到理解儿童问题的那把钥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书中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不仅教你怎么提高孩子成绩,还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心中有爱的孩子。
《透过日常行为读懂孩子内心》:这本书是把孩子分成了几个时期:婴幼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前半期和儿童期后半期至青春期,为家长进行阶梯分析和答疑解惑的。首先用“关键词”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用“小动作”来了解孩子的内心。
《为何家会伤人》:本书通过刨析32篇真实案例解析,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面的家庭和个人成长问题,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和接受专业的心理学概念,进而促进为人父母者的成长,不让家庭伤人的悲剧再次重演。
没有哪个父母不是无证上岗,也没有哪个父母天生就懂教育。愿你我在持续学习成长中,陪孩子一起快乐健康地长大,成人又成才。
文末
今天就到这里了,祝你顺遂。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