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济南多人中招疾控中心来电,在外地被冒 [复制链接]

1#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张舒

“您好,这里是疾控中心……”相信不少市民曾接到过类似的流调电话。疫情期间,大家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以“防疫”之名的网络诈骗分子也借机行骗。近日,济南市民李女士就接到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名下一个手机号码在外省市一高风险区扫了场所码并成为密接人员,需要马上集中隔离。随后,对方称与警方有联动机制,可以将电话直接转接到当地派出所进行立案,并请李女士配合警方调查……殊不知,李女士实际上是遇到了以防疫为名的电信诈骗。记者了解到,近期,济南已有多位市民中招冒充“公检法”的骗局,对方先是以“疾控人员”的身份取得信任,后又冒充警方实施连环诈骗。

被人“冒名顶替”,还要被隔离?

近日,家住济南市历下区的李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济南市疫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有人在医院用她的身份证办理的一个电话号码扫了当地的场所码,并被确诊为密接人员,“稍后会有派出所民警上门把你拉走隔离,你抓紧准备一下吧。”

李女士一听心里有点慌,连忙向对方解释,自己近期根本没离开过济南,更没有办理过对方所说的手机号码,是不是弄错了。“那肯定是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了。”这位“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地表示,根据上海和济南两地疾控部门的流调结果显示,不可能搞错身份信息,除非是李女士被人“冒名顶替”了。

为了进一步获取李女士的信任,这位“工作人员”不仅准确无误地说出李女士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还报上了自己的工作单位、电话和工号,“你记一下,我这里是济南市疫情防控中心,电话是XXXX,我的工号是XXXX,我叫刘磊。”果然,李女士一核对,对方的确掌握了自己的信息,说出的单位电话也正是防疫部门此前对外公开过的。

随后,刘磊“好心”提醒李女士,遇到被冒用身份的这种情况,要立即报警,“不然一会儿民警就上门把你带走隔离了。”他表示,对方既然冒用了她的身份,肯定不止办了电话号码,还会用作其他途径,甚至是违法犯罪,并警告道:“这个后果非常严重,一定得调查清楚,不然出了事你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得知自己身份被冒用,还莫名其妙成了密接人员,本就又急又怕的李女士在刘磊的一番忽悠下,对对方的身份已经深信不疑。此时,刘磊又表示,李女士报警之后,需要警方开具一份“报案单”,并将电子单据通过线上回传给市疾控部门,才能取消针对李女士的隔离措施,“一定要在半小时内回传,晚了你就被带走了。”

“为了方便及时快速地处理类似情况,我们和警方建立了联动机制。我现在帮你接通上海市黄浦区XXX医院派出所的电话,你报案后抓紧让对方调取监控、留存证据,然后给我们回传‘报案单’。”

没想到,正是刘磊的这番说辞让本已身处圈套的李女士一下子警觉起来,“疾控和警方联动?还能一键转接电话?这听着怎么和此前宣传的电信诈骗手段有些相似。”抱着怀疑的态度,李女士表示要自行拨打报警电话,不需要对方给转接了。“你确定吗?这个工单可是有时限的,超过半小时你就被带走了,我还是抓紧帮你一键转接吧!”尽管刘磊再三劝说,李女士却坚持自己报警,对方无奈只好挂断了电话。

“疾控”转接“公安”,实为连环诈骗

随后,李女士立即拨通了报警电话,向接线人员说明了大致情况;不到一分钟,她所属辖区的解放路派出所便打来了电话。通过李女士的描述,民警表示,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对方正是利用市民对疾控部门的信任以及积极配合防控的心态来行骗。在确认李女士没有透露银行卡等财产信息,也没有进一步操作时,民警表示,如果对方再来电话,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按照对方的指示行事。

无独有偶,最近长清区的阮女士也遇到了相似的骗局。当时,正在家中的阮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地疾控中心”的电话,称医院,需要集中隔离。因对方准确说出了阮女士的行程信息,初步获得了她的信任。

紧接着,“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给阮女士转接了“上海市公安局”的电话,通过和“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聊天后,对方让阮女士进行财产保护。此时的阮女士并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所以按照对方要求先后下载了某视频通话APP。

阮女士和对方在视频通话APP上加了好友,对方引导她将手机屏幕共享给了对方。对方告诉阮女士要保全财产,需要看一下阮女士的经济能力,并要求阮女士向亲朋好友借钱,把钱都转到银行卡上,同时对方让阮女士把交通银行卡号拍照发给他。

之后在视频过程中阮女士的手机就收到许多验证码,这些验证码都被诈骗分子通过共享屏幕获取了,并借此将银行卡中的钱转走了。

随后对方让阮女士把手机中的短信、下载的AP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