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警方及时出击这60万元保住了邵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栖霞分局反诈中心、仙林派出所三级联动,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警情!将一起正在发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及时按下了“暂停键”!为市民群众避免了经济损失。

“通信管理局”称其名下一个手机号涉嫌违法犯罪?

3月9日,在家休息的张女士接到自称是“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有人用了张女士名下一个手机号码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如查证属实,会将张女士的个人信息录入通信管理局黑名单,并准确地说出了张女士的身份信息。

张女士向对方解释并不知晓此事,对方便声称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且还“好心”帮其将电话转接到了“南京市公安局”。

电话另一头的“民警”则称该案涉及国家一级机密,千万不能将此案情节向任何人透露,以防其他涉案人员出逃。随后电话另一头要求张女士加其QQ,并要求在QQ上联系,很快对方通过QQ给张女士发来“逮捕令”。看到“逮捕令”上确实是自己的身份信息、个人照片后,张女士顿时懵了,极力向电话那头的“警察”表明自己是清白的。

对方在感受到张女士害怕的心理后,及时告知“解决方法”——进行“资金核查”,称若张女士的资金来源清白就不会被逮捕。张女士没多想便同意了所谓的“资金核查”。在答应对方的要求之后,张女士就准备将自己名下的所有存款全部汇到自己的银行卡上,然后按照对方要求的把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发给对方,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南京市反诈中心接到预警信息

“帮我保住了60万!警察同志,真的是太感谢了!”

3月9日14时许,南京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公安部推送预警信息,南京市民张女士疑似被冒充公检法诈骗,接到预警信息后,市局反诈中心发送预警提醒短信的同时拨打电话给张女士,多次拨打后其电话终于接通。

“您好,我们是南京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您是不是接到了冒充公安局、医保局、通信管理局的诈骗电话?”

“不、不、没有、没有”。电话那头连忙否定。市局反诈中心察觉到反常立即回道:“如果您接到了,请不要相信,对方是骗子,您刚才接到的是诈骗电话,凡是以您涉嫌犯罪要您保密、需要您自证清白、要求您归集资金、开通网银、提供验证码及发给您通缉令等法律文书的都是骗子,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手段,您听懂了吗?”

在反诈中心多次提醒下,张女士说话依然吞吞吐吐,不一会儿就挂断了电话,市局反诈中心立即通知栖霞分局反诈中心及张女士户籍地仙林派出所上门拦截,仙林派出所管段民警电话联系当事张女士,电话那头张女士称自己正在去仙林金鹰的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民警开车紧急赶去银行,及时拦住正在银行的张女士,市局反诈中心、栖霞分局、仙林派出所成功拦截60万。

(成功拦截)

冒充“公检法”的骗子

其诈骗说辞

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此类诈骗案件的手段可谓是

恶劣至极

不知不觉就让人倾家荡产!

诈骗手段解析: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或其他办案单位人员,称客户银行卡涉嫌违法犯罪案件,或冒充通信管理局称客户名下的一个手机号大量发送垃圾骚扰短信,被多人举报,称要给其封号停机,必须自证清白,要求客户将所有的钱转入其自己的银行卡账号,随后以核查资金为由,骗取客户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随后盗刷卡里的所有钱,从而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步骤

冒充身份,直接告知

犯罪嫌疑人冒充通信部门工作人员以当事人手机号“涉嫌发送垃圾短信、诈骗短信”、“身份证被盗用办理手机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名义故意恐吓机主。

权威解说,博取信任

通过准确说出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发布假冒“逮捕令”、将电话继续转接到所谓的“公检法部门”,其实是转接到了其同伙手中等进一步博取当事人信任。

假意帮助,实施诈骗

以“核查资金”为由,要求当事人将名下所有的资金转至当事人自己的银行账户中,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随后刷走卡里的所有钱,从而实施诈骗。

诈骗心理:利用受害人惧损避害心理。

警方提醒

1.公安机关绝不会以电话、QQ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