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陷入心理危机的农村青少年群体隐秘而庞大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抑郁检出率25.2%,焦虑检出率25.7%,超过3%的乡村儿童“想自杀”。

这是中国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里的数据,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和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在年联合发布。

少年胡鑫宇自杀悲剧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不被看见的农村青少年在抑郁的泥沼中挣扎。

贫困、霸凌和暴力、缺失的家庭照料或错位的家庭沟通、低龄寄宿、匮乏的教育资源和上升压力等,构成了今天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困境。

抑郁症已经走进公众视野。但关于青少年和儿童的疾病叙事,媒体大篇幅讲述父母的无孔不入的控制,“鸡娃”和“内卷”,但依然以城市生活为主体。

事实上,乡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天然就高于城镇儿童青少年,但长久以来,Ta们都处于支持力度相对薄弱的环境中。

长期处于大众视野之外,缺少事前干预,使得一次次悲剧发生之后,我们只能事后追问和推断:

何以发生?

显著高于城市青少年的自杀率

年的一项研究中,对贵州农村12-14岁的儿童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检查19种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和行为的流行程度,并将之与北京的公共样本数据进行比较。

研究发现,农村儿童出现酗酒、绝望感、失眠的比率均高于城市同龄人(后两者被认为是抑郁症的预警信号和预测指标),且遭遇暴力和霸凌的人数是城市同龄人的两倍,多项研究表明,欺凌造成抑郁、焦虑、社会退缩和低自尊等问题。

另据卫生统计年鉴,在15~19岁的群体中,农村青少年自杀数据高于城市。年,农村15~19岁儿童青少年自杀率为3.47/10万人,城市为1.8/10万人;年,农村这一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自杀率为2.52/10万人,城市为1.56/10万人,农村青少年的自杀率分别是城市青少年的1.92和1.61倍。

专业人士们明显感觉,陷入困境的孩子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报告自伤、自杀意念的孩子越来越小。一位在云南支教的志愿者去年处理一起学生自伤事件,孩子读四年级,在课堂上用刀片划手。“问他痛不痛,他说一点都不。”

年开始,“撤点并校”政策推行,教育资源被集中,一些地处偏远和人数较少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不得不选择走读或者寄宿。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年,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调查者走访河北、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百所中国农村寄宿学校,其后发现,农村寄宿制学生负面情绪较多,孤独感强烈。47.3%的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困扰,63.8%的孩子有孤独感,17.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问题,8.4%的青少年曾想过自杀。

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一项研究称,基于川冀两省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遭受欺凌的检出率为16.03%,较城市非寄宿制学校更为严重。

近年来,农村未成年人的成瘾问题多被研究者和社工们所提及。

关于酗酒的报告在南方地区相对较多。一些地区有自制米酒,且放在未上锁的柜子里,孩子能轻易获得。在农村,对酒精引发的危害认识也普遍较低,对于农村的未成年人来说,酒精可能是一种“成功社会人”的象征,可以促进同伴互动和信任。青少年过度饮酒可能会造成中毒、跌倒等伤害,也会对大脑有所损伤,影响认知功能。

社工和调研者更多提到,近几年在农村,关于儿童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报告明显增多。尤其是假期,孩子们抱着手机刷视频或者打游戏,几乎“管不住”“刹不住车”。

家长们集中反馈,孩子“网络成瘾”“游戏障碍”的问题主要有,“成绩掉落”“经常发脾气,和家里人激烈冲突”“长期昼夜颠倒”。临床医生也发现,被报告有“网瘾”的年轻患者们,四分之三存在共病,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陈晓萌从年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