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自律考研人如何全力备 [复制链接]

1#
封校备考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自律

备考刚开始,很多考研*都仿佛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制定十分宏大的学习计划,雄赳赳气昂昂地决定:我要每天学十个小时!我要一天背一百个单词!

结果年过去了三个月,学了个寂寞……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制定每月学习计划,可以参考枯藤看天下的每月计划推送。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学习计划,那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有的人能完成计划,你却不能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自律。关键在于,你不够自律。

你或许想说,自律?我考研之前就不自律,现在就更不可能了。

NO!自律并不简单,但远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自律的误区:三是和三不是

1、自律的生活不是活得像个机器,而是一次次把走偏的你拉回正轨

不自律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律就是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考研期间只能学习?

想多了,你想玩,谁拦得住你?

自律,是为了一次次把走偏的你拉回学习的正轨。

想玩?不想学习?想放弃考研?这些念头都很正常,因为这一路是如此单调而漫长。

劳逸结合是好的,但沉迷玩乐就偏了。考研之前,我们难免会偏离轨道,迷失自我,惟有自律能不断帮助我们回到正途。

2、自律的态度不是自残,而是自爱

不自律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律很反人类?实际上,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爱。

比如,寒冷的早晨,如何自律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学习呢?你可以从以下方法中选一个:

①成就感激励法:

在床上躺着当咸鱼很爽,但也很浪费时间;起来学习呢,就离初试+又进了一步。如果今天不小心复习到了要考的知识点,考试的时候得有多开心?为了初试能有好成绩,起来学习吧!

②归属感激励法:

我如果这么早就起来学习了,室友看到肯定会惊讶;学到晚上发一条复习成果的动态,肯定会有人酸我,多美滋滋呀,起来学习吧!

③自主感激励法:

我知道不起床就不会学习,不学习就掌握不了知识,掌握不了知识就拿不到分,拿不到分就上不了岸。起床学习,就是迈向上岸的一天,继续睡觉就是睡觉的一天,我选哪个呢?

自律从来不是强迫你做不想做的事,而是帮助你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出更长远有利的选择。

3、自律的敌人不是电子产品,而是它背后“赖上你”的设计

你放不下手机电脑游戏机,成天泡在上面,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电子产品设计得如此让人上瘾呢?

电子产品它之所以让你成瘾,是因为如果不能“赖上你”,就没办法从你身上获利。那样蒙受损失的是它,你并不需要付出代价。

学习不一样,它是一个纯粹的工具和手段。它不会招呼你学,也不会搏你眼球。你学与不学,它都不关心。当然你很清楚,如果你在玩,其他考研人都在学,遭殃的是你。

电子产品里,充斥着让你刷不停的算法推荐,让你追不停的剪辑手段,让你总想点进去的消息弹窗。这些让你上瘾的设计和背后的设计者,对你了如指掌,你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你以为你在玩电子产品,其实你在被电子产品按着头训练AI,还是贴钱打白工。

自律的人不是没有网瘾,没有惰性,他们也没有战胜这些“老赖”。

只是他们认清了电子产品的本质,选择在学习的时候,斩断与学习无关的干扰;在娱乐的时候,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或者干脆绕开电子产品,选择阅读、运动等其他娱乐方式。

考研自律为何这样难?

1

学习氛围整体减少了

高中时期,每天的上课时间都是固定的。你上课不专心会被老师点名,自习课睡觉会被老师抓起来。学累了看到旁边的同学在奋笔疾书,你会觉得自己被甩在了后头,赶紧爬起来继续学。

然而上了大学,只要你想,每天都是放假的一天。难得去上课了,后排的人都在开黑,下课回到宿舍,舍友不是在聊天就是在刷剧,大家比起成绩和学分,似乎更在乎周末去哪里聚餐、社团有哪些活动……到了寒假,本可以专心复习,结果早早开播的选秀节目,春节档院线电影,即将开售的新游戏,都在热烈地呼唤着你,父母也不管你学习,最多问你一句:今天怎么还不起床?

顷刻间,世界仿佛从人人都在学习,坠落到人人都可以不学习。在这种氛围下选择考研,还要我们自律,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但是,高中的学习氛围需要我们被动适应,大学的学习氛围则由自己掌控。

有学习计划的你,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氛围,可谓事半功倍。

2

自由安排时间变多了

高中时期,每天的课表都是固定的,就写在教室的黑板上或者墙上,抬头就能看见。你的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上了大学,我们自由的时间瞬间变多,选择也变多了。周末和假期变本加厉,我们睡到中午十二点,通宵刷剧打游戏,想着明天再学吧,然后明日复明日。

其实,选择多不一定是好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研究发现,选择越多,人越容易焦虑,因为你更容易选错,也更难以抉择了。

这就好比,明知今天要备战考研的你,即便选择了刷剧打游戏,心里也多少惦记着网课还没看;开始几天打鸡血一样学习的你,强迫自己全神贯注,却还是忍不住拿起了手机…….

自律需要我们规划好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在不同的时间里,斩断多余的选择。

3

缺乏学习反馈

高中时期,作业有老师批改和评讲,你能每天查漏补缺,有不懂的马上问老师。每月有月考,每学期有期中考和期末考,高三有数不清的模拟考,你能根据排名判断自己学得怎么样,和其他同学形成良性竞争。

然而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这些反馈一下子消失了。在这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你都不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其他人学得怎么样,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看不清四周……

缺乏反馈是非常挫败学习积极性的。但其实,反馈不一定要来自他人,你每天克服了哪些难题,取得了哪些进步,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在自律中享受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你会发现,正向的学习反馈唾手可得。

读到这里,相信你对自律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重点来了:我们如何在自律中准备考研呢?

自律在于行动

自律的关键在于目标和动力。我们的目标很一致:考研上岸。可一到学习,动力就让人发愁了:我就是没动力啊怎么整!

美国TED演讲者杰夫哈登在《动力的神话》(TheMotivationMyth)一书中写道:“人们普遍‘迷信’动力,认为它是什么天降神力。实际上,动力是你自己创造的。通过付出努力,你会取得进步,而进步让你感觉很好,这种感觉给予你足够的动力去起床完成你的计划。”

也就是说,动力并不是物理或抽象上的“力”,而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你从自律中尝到的甜头,让你想要继续自律下去。

那么,如何尝到自律的甜头呢?我们只要在备考期间达成三大成就:

1、自己动手造一波学习氛围

前面我们说到,考研我们没有课表,没有同学,没有老师,学习氛围是大大的不足,怎么办?那就自己动手造一波!

(1)考研课表定起来

①学习目标从大到小,拆分到每一个学习日

首先,把每一科目按重要性排序,每天依次完成学习计划。比如,我考研数学最薄弱,其次是英语和*治,再之后是专业课。

然后,将学习目标具体到数字上,把目标变小。比如,周一至周五学习多长时间?周末学习多长时间?每科有哪几本必做的练习册?有多少节必听的网课?平均每一门的学习时间是多长?等等。当然,时间只能估算,后续如果觉得不够就加长,反之就缩短,调整到合适为止。

接着,把小的学习目标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比如这学期课多,周一至周五只能每晚学习2小时,数学的课和练习册最多,1个小时都要用来学数学,那剩下三门就各20分钟的学习时间,周末和假期时间宽裕,可以每天学习8小时,那就数学5小时,其他三科各1小时,确保每天用最多的时间在完成最重要的学习计划。

②学习流程具体到每一步都可以不费力地完成

假如我们现在要完成一张数学卷,该走什么流程呢?

你可能会想,不就是抽一张卷出来写吗,还能有什么流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你周末都坐了一早上却连卷子都还没有摊开吧。

流程是否足够具体,足够不费力,直接与行动力挂钩。

提前花30秒想好流程,接下来的几小时你都可以无脑跟着流程走,能省不少事。

以完成一张数学卷为例,我们的流程有:拿出一张卷子,摊开在桌上,浏览一遍题型和难度,确定做题顺序和时间,在纸上按题号写好答题顺序,按顺序开始做第一题,思考题目在考什么,思考解题步骤是什么,在草稿上简要写出大致解答,在试卷上写出最终解答,检查一遍,看一下表调整时间,做下一题,以此类推直到完成。

步骤看似很多,实际上每一步都能让我们直接采取行动,有的甚至还不到一秒钟,不费吹灰之力。如果还觉得费力,不想做,就细化到你下一秒就能行动为止。

确切的流程保证了学习的流畅性。你会感觉自己不自觉间被大脑推着走,没了东想西想,做到专注和自律就在不经意之间。

③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安排中,习惯成自律

你一定听说过村上春树每天习惯写作4千字、跑步10公里的事迹,是不是很羡慕他的自律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像他一样,让学习融入生活,成为习惯。

我们每天都有雷打不动的安排,以这些时间为锚点,固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自律学习的习惯。比如洗漱前背30个单词,吃饭前看一节网课,睡前看十页书。久而久之,甚至做这些事前忘了学习,你都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2)考研学伴约起来

开学继续封校可以说非常让人绝望了,但也从客观上杜绝了我们经常出去浪,趁机和同样备考的朋友一起约学习吧,大家一起去图书馆做题,第一个玩手机的人晚上请吃外卖!

不想约别人,和朋友一起光顾着玩的你,可以考虑和线上1v1学伴连麦学习。学伴群和豆瓣小组一抓一大把,总能找到互相监督学习的小伙伴。

不想找学伴,觉得图书馆学习氛围还不够的你,可以下载一个学习APP:costudy,这是一个仿真自习室app,每天有上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如果你学习时间够长,还会收到很多同学给你加油打气。

总之,非常不建议大家长期在宿舍学习,走出宿舍,去图书馆、教室这些学习氛围更浓厚的地方备考更能做到高效和自律噢。

(3)考研老师找起来

优秀的考研网课老师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比如考研*治徐涛老师,考研数学张宇老师,考研英语刘晓艳老师等等,他们的课程醍醐灌顶,寓教于乐。关键是找到对你口味、合你眼缘的老师。

不少考研机构已经开始招生,报班的好处是有专业老师上课、批改和评讲,仿佛一夜之间梦回高中,坏处是价格不菲,有割韭菜之嫌。我个人认为,机构最有价值的资源,并不是学习资料和课程,而是监督、陪伴和纠错。如果我们能自己满足这些需求,或者能通过其他途径满足,就没有必要报班。但如果我们确实做不到,那么在条件允许、精挑细选的前提下,机构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想花这个钱,不妨每个月末针对自己薄弱的科目,比如数学,选择一套真题,按照正式考研的流程检测一次,既检验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又了解自己的差距。

2、自律与玩耍,我两个都要

考研固然重要,可是我真的好想玩啊!怎么办?

上完一天的课放松一下,周末打两把游戏,都无可厚非,可是在备考的时候老想着玩是绝对不行的。那怎么玩才能不耽误学习呢?

①忍不住想玩:制定一套奖惩制度

学习自觉,但总忍不住想玩的你,需要一套奖惩制度,奖惩要具体到数字。

比如今天的学习计划都做完了,睡前可以刷30分钟B站;只做完了一半,就只能洗洗睡了。

比如这个星期的计划都完成了,周日可以追完一部24集的动漫,只做完了一半,周末就要通宵达旦补完剩下一半。

如果担心自己管不好自己,在学校可以和研友约定,谁没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就请对方喝奶茶;放假在家可以和父母约定,比如你跟他们说今天要做数学卷1-4,晚上拿给他们看,过关了再去刷两个小时B站,到点了他们来喊你睡觉。毕竟外部监督永远比自觉好使。

②任何时候都想玩:有学习,无电子产品

我在考研初期就属于这种情况,无心学习,完全管不住自己,所以用的招都比较狠。

比如把手机和电脑放在宿舍里,去图书馆学习只带书本,电子资料都打印出来,想看时间就选一个抬头能看见墙上时钟的座位。

或者确定好学习时间与玩的时间的比例,比如学习1小时,玩10分钟;学习3小时,玩1小时,以激励自己坚持长时间学习。

防止自己玩过头,就每天给电子产品充上只够玩两小时的电,或者更狠一点,满电一次玩一个星期,把充电装置放到(心肠硬)好朋友或长辈手里,周末之前找TA拿就羞辱我:这么点毅力你还想考研?这样我必须规划好周一至五玩的时间,如果今天玩通宵了,剩下一周都没得玩了。上课也不用手机拍ppt了,用回纸笔做笔记,听课也更专注。

再狠一点,可以学习时间断网。每天要看的网课提前下载好,要查英语单词,就买一本纸质字典回来,要回消息,就早上睡醒统一回。如果你起得早,基本没人秒回,回完就能放下手机,让电子产品从诱人的小妖精彻底变回工具。

③偶尔想玩:娱乐不只有电子产品

只是偶尔想玩的你,想必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同学。娱乐不只有电子产品,你还可以选择运动、读书、冥想等方式劳逸结合。

学习累了,去学校操场跑一小时步,去篮球场打一小时球。读能让你慢下来的书,品一品林清玄的散文、沈从文的家书、席慕容的诗……感受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年代。精神非常紧绷时,放下手上的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冥想15分钟,给精神充电。

3、用“进步本”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

考研只有你自己在战斗,缺乏学习反馈,不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也不知道别人学得怎么样,该如何是好?

知乎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学习方法:“进步本”法。这个方法帮助了无数学生在成绩上取得显著进步。它的核心,就是自我反馈。

进步本,顾名思义就是一本记录你进步的本子。

首先,准备一本好看的本子,厚度自选。

其次,每天学习完毕后,固定15-30分钟记录今天的进步,注意,只记录进步。包括:

①哪些题我原来不会做/老做错,今天做对了

②哪些知识我原来不懂,今天学到了

③哪些题/知识点我还不懂,但有一些初步的想法,希望明天可以弄懂

④哪些学习方法是我今天用到的,几句话总结是什么

⑤今天我对学习多了哪些正面的感悟

最后,先坚持一个月。月末一看这个本子,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个月以来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你的进步会激励你继续学习,保持自律。

如果你的情绪很糟糕,压力很大,也完全可以这个方法记录你情绪上的正向进步,一点点走出抑郁和沮丧。

至于别人学得怎么样?别问,问就是没学,问就是啥也不会。

等到考研的那天,潮水退去,自然知道谁在裸泳,千万别到时候发现小丑竟是你自己。

END

今天你学习了吗?今天你都取得了哪些进步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祝愿每一个你都能充实自律地度过这一年的备考期,不留遗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