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脚大走四方”
小编说“脚不疼才能走四方”
下面故事做了很好的诠释
▼
症状脚后跟肿痛像针扎小伙求医两年未治愈
小邵今年21岁,高大帅气。医院中医馆,小邵告诉记者,年9月,有一次拔鞋跟时,他忽然觉得脚后跟有点痛,脱下鞋一看,脚后跟被磨掉了一层皮。
“起初我没在意,心想这么点小伤过段时间就会好了。”谁知从那天起,身高一米九的小邵深受疼痛的困扰。小邵说:
有一天,我发现脚后跟肿起来,疼得像被针扎,走路的时候还不明显,停下来休息时,痛感会特别明显。遇到阴雨天或者早起晚睡时,脚压根就不能动,一动那种针扎的疼感简直得要人命。患病后走路一瘸一拐,就像一会儿一米九,一会儿一米八。
医院就诊,药也吃过,水也挂过,可是两年了,症状却丝毫不见好转。小邵说:
医生让我好好休息就行,可休息来休息去,病情一直没见好转,急得我饭都吃不下,就想把病治好,脚不肿不疼,能让我像正常人一样。明明才20多岁,我却像老年人一样行动不便,很是苦恼。诊治趿拉着鞋走路致病针灸活血化瘀导出积液
中医馆主任张骊经交谈发现,小邵喜欢趿拉着鞋子走路,认为“这样透气又舒服。”经过检查,张骊诊断小邵患了足底筋膜炎。
“这种病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和、经筋失养导致,也会因外伤、劳损等致使经络气血受阻而形成。”张骊表示,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小邵年纪轻轻患上此病,因错误的行走习惯导致。
这种疾病可能与患者平时爱拖着鞋走路有关,鞋跟不平使得脚后跟长时间受力不均,对足踵处造成慢性损伤,引发了炎症,加上走路、运动等,更反复加重了这种炎症。
张骊提醒,除了不良的行走习惯,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一些先天性因素均会引起此病。张主任建议小邵先用针灸疗法活血化瘀,并将足部的积液导出。医生一边施针,一边解释:
首先必须改正错误的行走方式,正确穿鞋;其次减少跑步、快走等运动,减少对足踵的压力;并避免长时间走路、站立等。
经过治疗后
目前小邵已经能正常行走
痛感也大大减轻
多知道点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足底的疼痛性慢性无菌性炎症,疼痛位置常位于足底足跟处。医学上又称为跖筋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足痛症。俗称“跟痛症”。
常见病因
1
长期穿着高跟鞋
如果经常穿着高跟鞋,包括长筒靴,脚后跟长期被抬高,容易导致足底筋膜发生挛缩,久之会使之发生慢性炎症,当活动时,就有可能牵拉到这层挛缩的筋膜,而产生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时,光脚踩地行走时常会发生这种痛性牵拉。
2
体重增加,或者过度负重
正常情况下,在足跟骨以及足底筋膜的下方有一层脂肪组织,称为脂肪垫,它会保护跟骨和筋膜。体重增加或者负重过度时,特别是路走多了或者穿着后跟较浅又不坚固的鞋子长时间站立,会增加对这层组织的压力,久之而使其遭受破坏,引起足底筋膜炎症。
3
长时间站立、跑步、爬楼等
如果经常在高低不平的路面跑步,也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另外,当你的运动鞋磨损严重,特别是后跟低,无法为你的足跟提供足够的保护也可能罹患此病。
4
足部畸形或足病患者
先天性足弓异常,比如扁平足或者低弓足者,足弓塌陷,足底筋膜容易受压,较正常足弓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症状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
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导致的疼痛特点为搏动性、灼热、刺痛性。
教你一招
缓解足底筋膜炎
↓↓↓
●坐在椅子上
半鸽子式(如下图)
右手和左脚掌交扣
●右手抓稳左脚掌转圈
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
●脚前后站立
然后把前面脚的脚趾上提
足弓上提
●保持10次呼吸
重复10次
10个脚部变化要注意
双脚是支撑人体全部重量的器官,每只脚平均每天要承受大约吨的压力,因此脚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可是,相比其他器官,脚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1
脚寒
脚趾冰凉的一大原因是血液循环差,有时候与吸烟、高血压或心脏病有关。糖尿病失控导致的神经损伤也会导致脚寒。
其他病因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贫血。出现脚寒最好看医生,查清病因。
2
脚痛
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会导致脚痛。然而,脚痛还要当心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骨折)。篮球和长跑等强度过大的运动容易导致脚部骨折,骨关节炎患者危险更大。
脚部灼痛在发生外周神经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脚部灼痛的其他可能病因包括:B族维生素缺乏、脚气、慢性肾病、下肢血液循环差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脚跟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是足底筋膜炎。关节炎、运动过量、鞋子不合脚等也会导致脚痛。
3
脚肿
站立过久、长途飞行、妊娠等都可能导致脚肿。
脚肿的其他原因还有:血液循环不良、淋巴系统疾病、血栓、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
脚痒
脚部瘙痒和脱皮可能是脚气真菌感染所致,在20~40岁年龄段较常见。
接触性皮炎也会导致脚部瘙痒、发红和脱皮。另一大原因可能是牛皮癣。
5
溃疡
难以愈合的脚部溃疡是糖尿病的重要信号之一。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该洗脚并检查脚部异常。
6
脚抽筋
锻炼过量或肌肉疲劳是导致脚部突然抽筋(痉挛)的常见病因。
其他原因包括:脚部血流量减少、脱水,或者钾、镁和钙失衡、维生素D缺乏等。孕期激素紊乱或甲状腺异常也容易导致脚抽筋。
适度锻炼可缓解肌肉疲劳,睡前伸展双脚及经常喝牛奶补钙,都有助预防。
7
脚趾疼痛
痛风容易导致大脚趾突然疼痛,并伴随红肿。骨关节炎和拇僵症也会导致大脚趾红肿疼痛。
小脚趾(通常是第三第四跖骨)疼痛常与摩顿神经瘤(又称趾间神经瘤)有关。
女性患该病的几率是男性的8~10倍。病因通常为外伤或脚趾压力过大。
8
杵状、爪状或勺状趾
肺纤维化和肺癌等肺病是杵状趾最常见的病因,但心脏病、肝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会导致。
爪状脚趾的可能病因包括:糖尿病、酗酒或神经性疾病。运动拉伸、穿特种矫正鞋或手术可以治疗。
勺状趾的病因包括:外伤、缺铁或经常接触石油类溶剂等。
9
趾甲发*或发白
真菌感染容易导致趾甲发*和增厚。趾甲*厚还可能是淋巴水肿、肺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趾甲发白的原因包括:外伤、感染等。趾甲完整但大部分变白,则可能是肝病、充血性心衰或糖尿病的症状。
医院检查,如果及早治疗,趾甲多可恢复正常。
10
拖脚走路
走路拖脚可能是因为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脚部感觉失常所致。研究发现,大约30%的拖脚走路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原因还包括:脚部炎症和脑血管疾病等。
部分内容综合生命时报、人民日报
通讯员爱华记者王诗韵
新媒体编辑刘巧
(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与小编联系获得授权)
医生提醒,对于足底筋膜炎
如果封闭治疗和理疗都没有效果
最后要手术治疗
听到这里,脚跟痛的你有没有微微一抖
赶快点,提醒自己不能大意
“掌上手绘赢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