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ldquo初恋rdquo曲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院酒渣鼻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欢迎转发平台文章弘扬推送正能量

我的“初恋”

◎曲嘉钟

我喜欢摄影,照相机就是我*牵梦绕的“恋人”。

在80年代前后,如果能够拥有一台照相机,那可是一个相当奢侈的事情。老早我就有一个梦想,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台照相机。

直到80年代底,我终于拥有了平生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照相机,圆了自己摄影的“初恋”梦。

到手的这台照相机虽然是一台二手的旧货,我仍然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围绕着这台朝思暮想的照相机,前后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那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工资收入又都很少,为了手里能有一台属于自己喜欢的照相机,我下了决心,努力写稿挣点稿费,以圆自己这个梦想。那时的稿费低的可怜,一般报纸的稿费都在2、3元钱。尽管如此,因为自己有了目标,干起活来就平添了干劲和动力。一边攒钱,一边经常到摄影器材商店闲逛。

经过了解,当时国产照相机的厂家不少,比较好的分别是上海和杭州的。我看好的这台机器的生产厂家是北京照相机总厂,大约七十年代末出品的这种相机牌子叫“长城DF-2型”照相机。这台相机是北京照相机总厂选择~年间德国生产的佩罗塔6型(Pilot6)照相机进行仿制制造的,当时在北京市场售价为99元。这款机器是单镜头反光式,虽然显得粗糙,但是一些优点令摄影爱好者心动。这台相机的镜头,摘下后可以安放到放大机上使用,一举两得。镜头焦距为90毫米,既经济又实用。令人喜欢的还有,这台机器的后背装上专用附件后还可以使用胶卷进行拍摄,可使用或两种胶卷。

让我着急的是,机器看好了,可资金一直不够,剩下的是只有一边积极写稿攒钱,一边不时地到商店的柜台里眼馋地隔窗欣赏,那个感觉啊,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后来,我在北京一所大学进修,捉襟见肘的资金不得不投入到求学中去,购买相机的事情就此搁浅。

在北京进修学习的日子里,尽管实现不了自己的相机梦,可每每星期天,逛摄影器材商店欣赏各种器材成了我雷打不动的习惯。特别是逛旧货商店,更让我乐此不疲,梦想着能有富家弟子或外国大款遇到临时困难到旧货市场变卖相机,自己能检个便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我碰上了。一个星期天,我在北京大删栏闲逛,常了,店主人都认识我了,我一进门,售货员就与我搭讪,告诉我有一台二手的相机,我兴奋无比地欣赏着这架照相机,正是我朝思暮想的长城牌DF单反。令我无比兴奋的是,售货员告诉我,对方亲人有病,着急用钱,不得不变卖这台刚刚买了半年的机器,报价60元整。我看了一下发货票和保修卡等,和售货员说的一模一样。我动心了。

那时,每月的工资不过40元左右,掏6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加上我还要上学需要生活费啊。掐着指头仔细算了算,如果买下这台机器,暑假回家的路费可就泡汤了。

最后,照相机终于战胜了一切,我狠心买下了这台相机。

宿舍里的灯下,擦呀,看啊,试机啊,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摆弄这台相机,爱不释手。可遗憾的是,买了好长时间,竟然不能实际拍摄,原因很简单,囊中羞涩啊,手中没有钱买一个黑白的胶卷。筹集回家的路费成了我整日焦虑的事情。天无绝人之路,学校要举办一个摄影展览,摄影系集中参赛的作者提供底片统一在暗房制作参赛的作品。由于我暗房技术好,被选为加工制作照片的操作者。一周左右的日夜赶制,我得到了20元钱的补助报酬。自己的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回家的路费硬板车票算是解决了。

有了这台照相机,我仿佛变了一个人,整日就像沉浸在蜜罐里一样,甜蜜无比,幸福无比,我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就当时来说,这台机器属于业余的档次,很多专业的人使用的多是德国的“禄来弗莱”双镜头相机,还有苏联产“基辅”等机器,德国产的“哈斯”,日本产的“玛米亚”,国产的有双镜头“海鸥”等。

尽管是很业余的设备,我还是对它情有独钟。特别是用这台机器进行第一次拍摄,我进行了认真地准备和构思,原因很简单,咱囊中羞涩,胶卷昂贵啊。

当时杂志上刚刚出现摄影小说这种样式,我认真研究了这种表现形式的特点,短时间内完成了构思,紧接着就进行了拍摄。

一组由13副照片组成的摄影小说《特殊跟踪》完成了。

我记得故事的大概是:工厂里正在进行着严格的整顿,车间老主任对一名纪律涣散的青年工人进行了处罚,这青年职工被处罚后对车间老主任怨恨激增,他下决心休病假长期跟踪这位处罚他的老主任,企图找到老主任迟到早退的蛛丝马迹,以此进行报复。可这青年跟踪多日也没找到老主任的半点差错,看到的总是老主任早来晚走的工作表现,这令年轻人很苦恼。终于有一天,年轻人终于发现老主任在工作时间提前离岗回家了,年轻人跟踪老人到家,一看,原来是老主任在老山前线当兵的儿子牺牲了,部队首长和战友到家里前来看望他……

(当年《当代工人》杂志社发表在封二、封三的摄影小说《特殊跟踪》)

现在看来,这故事有人为设计的痕迹和紧跟形势的倾向,可由于我启用的两位演员都是我的工友,形象真实,表演质朴。加上,当时社会氛围的关系,作品发表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整个摄影小说中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青年工人,一个是老年车间主任。青年工人我选择了和我曾经在一个班组共事的工友小张,他形象清秀,双目有神,虽然没学过表演,但是拍照片不是拍电视,属于静止的画面,只要神情符合人物当时的情节,就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另一位车间主任的扮演者是我在俱乐部楼下散步时遇到的一名刚退休的老梁师傅。经过交谈知道他原来是工厂里的一名装配工人。

老梁师傅长的一张古铜色的脸,形象质朴憨厚,被我一眼相中,我和他说明了情况,他欣然同意。作品总计由13张照片组成,9个场景。我们三个人一个小时就拍摄完成了。

不久,这个作品被省里一家著名的杂志社以封2、封3的位置刊发,成了我这架长城二手相机的处女作了。更让我兴奋的是,为我赢得了元钱的稿酬。我简直是乐疯了……

我还用这台相机拍摄了很多工厂里作品,其中《青年标兵》《夜深人不静》《!》等作品还参加过省市的影展并多次获奖。我用这台相机拍摄的作品,基本都是我身边的题材。

很多爱好摄影的朋友都非常渴望外出采风,非常向往到名山大川去拍摄。说实话,我也非常渴望,非常向往。可话说回来了,外出拍摄一来耗费时间,二来也要有经济实力。很多人都希望外出采风拍摄,并希望地点越远越好,越出名的名胜风景越好。

我认为,我们自己周围也有很多景致啊,身边也有很多需要发现的画面啊。不能眼睛总盯着名山大川,没有发现的眼力,没有创作的能力,当然也包括拍摄的运气,即便去了,很多人恐怕也是空手而归。因为那里被很多人反复地拍,要想拍出新意实在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花钱跑腿地徒劳,还不如扎扎实实地苦练基本功,从身边做起,从眼前做起,好好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研究生活,从中抓取精彩,获得收获。

有一次,我带着自己这台相机,借开会出差的机会热情高涨豪情满怀地跑去*山拍摄,口若悬河地发誓一定要大干一场拍出力作。然而,回来后仔细揣摩自己拍出来的作品却发现,多数作品索然无味平淡无奇,根本无法和前人拍摄的作品相比。在*山景区,我们还发现,来自香港的几名摄影家每人身边都架着多台高档相机对准群山,脚下放的大恒温箱里,存放着大量反转片和彩色负片,管够拍摄。更让我们惊诧的是,他们都是坐着飞机十几次在不同季节里到此拍摄过。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脑后生风毛骨悚然地陷入深深地思索。

克雷洛夫的一则寓言故事里讲到,猪,进了珠宝店,永远发现不了那些闪光的珠宝,它选择的,永远是那些自己可以食用的粪便。艺术贵在发现,摄影更是如此。观察生活,提炼主题,在司空见惯的时空里发现美,发现有价值的题材,凝固最有价值的瞬间,是大家从事摄影创作的基本功。有言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美,无处不在,关键是你能不能透过平凡看到精彩。

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他没有选择名山大川,而是将镜头聚焦于中国普通的村镇山乡,对准了荒凉的沙漠,真实记录了街头人流、孩子出生等生存状态和自然景观,在司空见惯的生活底层,拍摄出一个民族在变革和行进过程中的真实画卷。他在导演计划中说,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