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授KIMBERLYS.YOUNG提出的,他在年对名严重上网成瘾的人做了调查研究后,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临床心理障碍。
根据国家卫健委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版)》的定义,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等问题。其中,持续时间是界定网络成瘾的一项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和问题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界定为网络成瘾。
虽然网络成瘾还没有%被认定就是一种病,但现有国际诊断体系已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了疾病范畴。
在国际上,目前针对网络游戏成瘾有两种诊断标准,不管是哪一种诊断标准,都指出了“病理性游戏行为”的2条核心表现—
第一,游戏成瘾的人不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游戏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忽略了现实生活,无法再承担以往的社会角色,也不想再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丧失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让游戏完全支配了生活。
大数据显示:网络成瘾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
虽然说目前网络成瘾算不上病,但并不能忽视它带来的影响,尤其业内有研究提示网络成瘾与睡眠质量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甚至自杀问题都有关系。
拿抑郁来说,研究发现没有网瘾问题组里的学生,抑郁的患病率仅为1.01%,而轻度网瘾组抑郁的患病率增加到4.85%,在中度及重度网瘾组中直接飙升到了24.8%及58.73%。而在严重网络成瘾组中,至少共患一种精神病理综合征的概率接近70%。
同时,华西心理专家还比较了网络成瘾及单纯游戏成瘾与多种精神病理现象(强迫、抑郁、焦虑、严重躯体症状、睡眠质量、精神病特质及自杀风险)的相关性,发现网络成瘾比单纯的游戏成瘾更凶,因为它和这些精神病理征的关系普遍更紧密。
为什么会导致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其发生可能涉及(但并不限于)以下四种机制:
1.认知行为模型
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建立现实人际关系,从而更倾向于虚拟环境,在其中获得满足。比如平时不善言辞、不擅交际的人,在学校单位甚至家庭里没有存在感,一旦发现自己在网上发帖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