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21 1:53:00
摘要中青评论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镜像,通过流行语的取舍与扬弃,集中地呈现了社会风貌。12月7日,江苏省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顺利结束。考生发现,考题材料中出现了不少网络热词,例如“zqsg(‘真情实感’的拼音字母缩写)”“ssfd(‘瑟瑟发抖’的拼音字母缩写)”。看到这些网络流行语,不少熟悉网络亚文化的考生感到亲切,但也有“大龄考生”走出考场以后一脸茫然。从早些年“难登大雅之堂”,到如今进入公务员笔试材料,网络流行语被主流舆论所接受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就连人们印象中正襟危坐的电视播音员,也说起了网络用语,玩起了短视频,在互联网平台“实力圈粉”。时至年的尾声,多家机构发布了各自的年度流行语榜单。和往年一样,机构评选的年度流行语多半来自于网络。类似“雨女无瓜”“我太难(南)了”等表述,在生活中你就算没有自己用过,也一定听别人说起过。谁也不能否认,互联网已成为舆论表达的主要出口。互联网上流行什么,社会舆论就流行什么。网络流行语不再剑走偏锋,而是具有较充分的群众基础,成为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通俗表达。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