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小挂锁 浦江形成大产业_五金
据悉,今年来,五金、工程机械、家电等行业都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的回暖,明年行业信心也更足。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浦江挂锁行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挂锁生产加工基地、产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中国挂锁中心”、“中国挂锁生产基地”成为浦江向外展示形象的金名片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在一股“闯”劲的支撑下,浦江县郑宅农具社选拔了部分年轻人到宁波学习制锁技术。同年,这些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在制锁行业内“打拼”;30多年后的今天,该县已经拥有挂锁成品及配件生产企业739家,从业人员两万人左右,挂锁产量超过13.5亿把,年产值37.95亿元,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完全想不到挂锁会在浦江形成这么大的产业。”回忆起这段发展史,现年63岁、被称为浦江挂锁界元老之一的周文义师傅感触颇多。周师傅说,1968年,郑宅铁业、木业、竹业、缝业四个手工业组成了郑宅农具社,从事生产、服务和加工。随后,这支人马又从事了两年时间的电子工业,并积累了部分资金。由于电子工业形势不好,农具社选拔了部分年轻人到宁波学习制锁技术。同年,经省二轻工业厅批准,郑宅农具社改名浦江县锁厂,厂址在上郑村,当年即生产铁挂锁两万把,翌年增至22万把,一些企业为其加工配件。 由于浦江县锁厂生产的“红灯牌”铁挂锁质量稳定,价格适中,成为省二轻工业厅民用铁挂锁定点厂家。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浦江县锁厂从单纯的生产铁挂锁发展到生产长箱锁、链条锁、铜挂锁、保安锁、抽屉锁等系列产品,企业规模逐步扩大。1985年,生产挂锁能力达到1590万把。 产品销往30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美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市场的变化,制锁总厂建立了三环锁业集团浦江有限公司,发展为分布在全县各地的联营工厂、直辖分厂的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培养出大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上世纪80年代末,不少浦江人凭借制锁总厂的技术优势,从加工挂锁零配件入手,创办家庭作坊式制锁小厂。1995年后,浦江制锁业开始二次创业,企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涌现了梅花、中堂、金垒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1998年,为力促浦江制锁业的健康发展,浦江成立了挂锁行业协会。 现在,浦江制锁产业已从单一的挂锁产品发展到抽屉锁、防盗锁、摩托车锁、门锁等300多个品种规格,形成了从配件生产、表面处理、包装材料、成品锁组装等工序环节的产业链,并带动了电镀、印刷、原辅材料供应、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浦江制锁声名远扬,浦江人将一把小小的挂锁,做成了一个大产业。 1986年后,浦江锁厂相继与半导体厂、马铁厂、纺织机械厂、通用厂等六家厂联营,并兼并了花桥热电厂。1987年浦江县锁厂改名为浦江县制锁总厂,以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制锁总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管理,制锁总厂1994年达到16个品种54种规格,有“唐灯”、“金门”、“R”三个主要品牌,年产量3327万把,产值7124万元,从业人员8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