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连晚报」
近日,抖音宣布将实施平台史上最严格的青少年保护措施,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将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每天只能使用40分钟,每天晚上10点至次日6点也无法使用。青少年防沉迷,短视频平台纷纷出台措施。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制定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7月20日发布的《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未成年人触网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部分未成年网民可能存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为11.5%,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为12.2%。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青少年过度用网、沉迷网络的问题凸显,而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不容忽视。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倪端宇表示:“青少年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时期,长期沉溺于网络可能造成脑功能损害。”
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
女孩聪聪从小就患有癫痫,近几年用药物控制治疗得很好,不久前,因癫痫复发被送往急诊。
“我们想着让孩子放松放松就同意她玩电脑,大约40分钟后,就听见孩子房间传来一声响,我们跑过去发现孩子已经晕倒在地。”白女士说,送医就诊发现,聪聪是由于受到频闪光和噪音刺激,局部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癫痫发作。
“长时间受到电脑或手机屏幕的光线刺激,有可能诱发潜在的癫痫。”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调控实验室副主任医师卢健*说,“我们病房的一些患儿,本来癫痫发作控制得很好,但因长时间无节制玩手机,导致复发的例子很常见。”倪端宇解释,“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大脑将长时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有可能调幅调律失调,出现功能性脑病。”
此外,有研究表明,过度沉迷网络同样会对青少年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的能力。年龄越小脑可塑性越强,特别是6岁之前,是大脑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发育的关键期。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脑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就强化在虚拟空间,现实交往的功能就自然削弱。”倪端宇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导致脑健康问题的案例不在少数。才女士就饱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困扰。“我儿子目前上高中,长时间熬夜打游戏,孩子的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偏头疼、有时还会莫名的心悸胸闷。我还发现孩子处理问题偏激、情绪波动大,有性格孤僻的倾向,到医院检查后查出轻度抑郁症。”
卢健*告诉记者,青少年沉迷网络,开始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遨游”,随后会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还会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严重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奇伟介绍,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眶额回、伏隔核、纹状体等奖赏相关脑区的正常功能,对相应的奖赏信息处理存在异常。这些脑功能损伤会导致青少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