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省公安厅召开年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年度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一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起,同比上升%,赴外省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人,同比上升%。特别是针对去年的涉及疫情诈骗案件,公安机关主动出击,抓获虚构事实买卖涉疫物资犯罪嫌疑人10人,破获案件26起。
针对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态势,全省公安机关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归纳出当前我省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特点:一是犯罪形式多样化,手段隐蔽性强。随着通信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诈骗形式也在不断翻新。手段已经从传统接触型升级为非接触型,诈骗形式从传统的电话“重金求子”“猜猜我是谁”升级到“虚假网站”“网络刷单”“网上贷款”“投资理财”“网络虚假*博”“网络购物”“冒充熟人和领导”等多种形式,电信网络诈骗充分抓住部分群众贪小便宜的心理,诈骗分子利用流程化、剧本化语言,以假乱真的信息,快速攻破群众的戒备心态,“洗脑”成功后快速抛出“诱饵”,使老百姓就成为了“待宰羔羊”。二是受害群众面广、经济损失大、止损困难。在信息化时代,任意一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用户都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潜在受害者。与传统的刑事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表现出广泛的散布性,加上网络支付的快捷性,案件存在案发过程短、金额转移快、止损困难等共同特点,受害人蒙受巨大的损失。三是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低、收益高,作案群体快速增长。加之诈骗窝点60%设在境外,造成了公安机关侦查难打击难,进一步加剧了案件高发态势。
警方提示,防范电信诈骗犯罪要牢记“八个凡是”,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网络贷款先“验资”“刷流水”的,凡是陌生人带领你“投资理财”赚大钱的,凡是网上兼职“刷单”先汇款的,凡是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凡是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凡是网上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一概不信。
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电话卡和物联网卡实名率均达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数据显示,我省基础电信企业平均防诈指数居全国前列。今年起,凡新入网用户均需与通信服务提供企业签订电话卡开户法律风险及防范提示告知书。经公安机关认定涉嫌电信诈骗罪和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人员,处以1/2/5年不等失信管理。期限内关停所有通信业务,经公安机关同意后,可恢复相关业务办理。
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全省金融系统的不断努力,截至年末,共完成全省存量单位账户核查24.55万户、企业账户风险排查15.69万户,清理不规范单位账户1.66万户,采取管控措施单位账户0.73万户。通过开展“断卡行动”,排查异常线索17.88万条。其中,一年内两次以上挂失补办银行卡的数量1.32万户、一次性开办两张银行卡的数量12.12万户、一年内两次以上注销并新开办银行账户数量4.44万户。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