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来自网络层的精准定位
TUhjnbcbe - 2024/8/17 1:04:00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8/

大家好,我是TT。

在前面《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对比分析》中,我用两侧抓包并对比分析的方法,首先定位到了引发长耗时的数据包,然后对比两侧抓包文件,定位到了包乱序的现象及其原因。最后,我们综合这些有利证据,跟安全部门沟通后,拿到了真正的根因,并彻底解决了问题。

在那个案例中,大量的分析技术是位于传输层,而且要结合应用层(超时的问题)做综合分析。总的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而且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包乱序难道只有防火墙才会引发吗?

其实不是的。包乱序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普遍的现象,除了防火墙,还有网络设备、主机本身都可能引起乱序。所以,单纯根据包乱序就断定是防火墙在中间捣鬼,就有点以偏概全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不需要借助那么多的传输层的复杂知识,就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地判断出,问题是在防火墙呢?

这篇文章里,我就给你介绍这种方法,即聚焦在网络层的精确打击。这是一种更加直接、更加高效的办法。

你可能又会疑惑了:难道说我们上节课学的东西,其实是多余的吗?那倒不是。这两节讲防火墙的课程,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适用场景。这次我们介绍的方法,在上节课的案例里就不会起到作用;反过来也是如此。技术上没有“一招鲜”,只是这次课讲的内容相对上节课来说,确实更加直接,这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来看案例吧。

案例1:Wb站点访问被rst

几年前我在公有云公司就职,当时公司乔迁入住了新的办公大楼,没过半天,不少同事陆续报告,他们无法访问某个内部Wb工具。而且报告的人都有个共同点:他们使用的是二楼的有线网络。

我们这个内部工具是以Wb网站形式运行的,报错页面就是类似下面这种(不同浏览器会有不同的错误页面):

我们让二楼同事连接到有线网络并做了抓包,然后传给我们做分析。因为抓包的同事没有做过滤,所以抓上来的包比较大,包含了各种其他无关的数据包。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按下面的顺序来。

第一步:过滤IP

在这个案例里面,我们就可以把Wb站点的IP作为过滤条件。Wb站点的IP是25.61.29.10,所以我们的过滤器就是:

ip.addr==25.61.29.10

补充:因为信息安全的原因,这里的报文信息我做过脱敏了(也就是修改或者删除了敏感信息),所以IP和载荷等都已经不是原始信息了。

我们得到下面的过滤结果:

第二步:选中可能有问题的数据包,然后过滤出整个TCP流

从上图中已经能看到RST报文了。当然,在前面文章里,我说了如何在Wirshark里面,用过滤器来找到TCPRST报文。那么这个案例里面,我们同样可以这么做。在过滤输入框里输入:

ip.addrq25.61.29.10andtcp.flags.rstq1

我们觉得某个RST包比较可疑,那么还是用Follow-TCPStram的方法,找到对应的TCP流:

第三步:在过滤出来的TCP流中进一步分析

在我们点击TCPStram的时候,Wirshark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解读好的应用层信息。如果是HTTP明文(非HTTPS加密),那就可以直接看到里面的内容了。

回到主窗口,此时过滤生效,所以只有属于这个TCP流的包才被显示,其他无关的数据包都已经被隐藏了。

可见,TCP三次握手后,客户端发起了一个HTTP请求,即GET/ovrviwHTTP/1.1,但服务端回复的是TCPRST,怪不得访问失败了。我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供你参考:

握手能成功,看起来网络连通性没有问题,然后发送HTTP请求后收到RST,感觉服务端的嫌疑很大。

我们找到了负责服务端的同事,不过,他们说完全没有做RST这种设置,而且反问:“不是说Wi-Fi就都正常吗?二楼以外的其他楼层也都可以,不是可以排除服务端原因了吗?”

客户端没问题,服务端也没问题,是不是就要怀疑是防火墙了?但还是那个困境:我们并没有防护墙的权限,无法证实这件事。

那我们还是回到网络本身来查看,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其实,虽然抓包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排错方法,但是一般在中间设备(交换机、防火墙等)上不方便抓包,所以主要途径还是在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的抓包文件里寻找端倪。当然,我们也可以争取条件到服务器上抓个包,然后再结合两侧抓包文件,进行对比分析,会更容易得出结论,这也是上节课我介绍过的方法。

不过,有没有办法只根据客户端的抓包,就能确定这次问题的根因呢?这个比较悬。但是,对于当前这种场景,如果能掌握到一个关键信息,我们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它就是TTL(TimToLiv)。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知识点简直太简单了,真的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且听我慢慢说。

TTL详解

TTL是IP包(网络层)的一个属性,字面上就差不多是生命长度的意思,每一个三层设备都会把路过的IP包的TTL值减去1。而IP包的归宿,无非以下几种:

网络包最终达到目的地;

进入路由黑洞并被丢弃;

因为网络设备问题被中途丢弃;

持续被路由转发并TTL减1,直到TTL为0而被丢弃。

在RFC中规定了TTL值为8位,所以取值范围是0~。

因为TTL是从出发后就开始递减的,那么必然,网络上我们能抓到的包,它的当前TTL一定比出发时的值要小。而且,我们可能也早就知道,TTL从初始值到当前值的差值,就是经过的三层设备的数量。

不同的操作系统其初始TTL值不同,一般来说Windows是,Linux是64。由此,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快速的判断了。比如我自己测试ping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自网络层的精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