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晏国文曹学平北京报道
随着《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落地,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作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医生对互联网医疗有怎样的使用体验和看法,可以给行业带来哪些思考?
10月30日,在第33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互联网医疗论坛上,三位来自医院专家医生分享了对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体验和看法。《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虽然三位医生专业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医疗,并且与线下临床业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专家医疗资源优势,全方位地服务患者,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医院的补充,二者是共存和互相依赖的,甚至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医生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患者,现在起步,为时不晚。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医患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积极性,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增长很快。用好互联网医疗工具,心内科医生很有优势。”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明洲说。
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朱耀斌看来,在互联网时代,医生更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医生是千里马,而伯乐就是患者。没有患者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医生有品牌才有患者,有患者才有医术,有医术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医生。医生越为患者着想,患者就会越认可医生。
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医师陈笋认为,互联网医疗能够为医生带来精准的患者来源,让对口且专业的医生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对医患双方都带来好处。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疗给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好处更加明显。
提升服务能力
从最早的主动把电话给患者,让患者与医生随时保持联系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到后来在老师的个人网站上每周定期回复网络咨询,再到在互联网医疗平台接诊,朱耀斌线下临床工作之外的患者服务形式一直在变化,他真诚服务患者的理念却始终不变。年、年和年,朱耀斌获得连续三届“年度好大夫”称号。
朱耀斌认为,传统的就医模式下,医生和患者在诊室交流,所有内容其他人看不到。而在互联网诊疗中,其他患者可以看到历史诊疗内容。患者可以通过历史诊疗内容熟悉疾病和了解医生,医生可以获得更多患者,也有利于医生建立自己的品牌。
朱耀斌以“悦近来远,终身服务”为服务理念。他说,在互联网诊疗中一定要做到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要讲究真人、真心、真本事。线上问诊是方便患者咨询医生的途径,医生不要总想着把线上的患者引导到线下门诊。帮助患者的形式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做手术才是帮助患者。网上的患者来自天南地北,可以根据病情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医院和医生,这也是对患者的帮助。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医生一定要真诚地对待患者。品牌、患者量、手术质量和水平,对一个好医生而言缺一不可。
此外,朱耀斌指出,短视频时代给医生健康科普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一名小儿心内科医生,陈笋面对的患者群体比较特殊。“小儿心血管疾病相对比较小众,患者往往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医生。经过与患者交流我才知道,很多患者是通过网络和其他患者的推荐找到我的。患者的推荐比医生的吆喝与宣传好得多。”
陈笋使用了多个互联网医疗平台,不过部分平台不精准的患者推荐耽误了医患双方的时间,也让他“比较恼火”。陈笋说:“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用得比较恼火,来问诊的都是拉肚子、咳嗽、感冒的患者,而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回答这些不对口的健康类问题。”
对于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平台有很多可以做的地方。陈笋说,问诊前和问诊中,系统给患者充分的信息提示,比如提示每次医生回复患者平均需要等待的时间以及告知患者医生是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利用休息时间在线接诊等,让患者对医生回复速度和时间有合理的预期,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在互联网诊疗中,医生可以对患者给予更多安慰和关怀。陈笋说:“医生门诊时间有限,平均给每个患者的时间很少。在线上接诊时,医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问诊更充分。有些患者病症很轻,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症状,也有的患者问的问题在医生看来很可笑也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患者觉得可能是很大的问题,他们因此很焦虑也很担心,我们要给他们多一点安慰。在互联网诊疗过程中,医生要学会增强服务意识,体现人文关怀。”
另外,陈笋谈道,互联网医疗中的“预问诊”可以帮助专家医生提高效率。由专业对口的基层医生帮忙整理病历,节约专家医生询问患者病史的时间。基层医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专家医生学习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真诚服务患者
对于互联网医疗,李明洲经历了从拒绝到熟练、享受的探索过程。“对于互联网医疗一开始我是不接受的。因为医生的重点工作是临床。在临床上即使检查再仔细都有可能发生漏诊和误诊,更何况是在互联网上接诊,安全风险更大,并且可能影响自己多年辛苦积累的声誉。”
年,李明洲开始接触互联网医疗,但是此后多年一直处于停用状态。年后,他开始重新使用互联网医疗。经过向专家同行学习并经过自己的摸索实践,他获得了年、年和年三届心内科“年度好大夫”称号。截至10月30日,李明洲个人网站访问量多万人次,发表了多篇患教文章。
据李明洲介绍,心血管患者数量多,家属群更庞大,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