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中国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支撑下,横跨武汉、北京和舟山三地共六个会场的新冠肺炎CT远程会诊顺利举行。时隔一天,2月27日下午,再度依托中国联通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医院董家鸿院士、上海医院葛均波院士、广州医院谢灿茂教授,医院的医疗队进行了一场重症病例的远程会诊。
医院远程会诊现场
上海联通的工程师于医院进行5G设备调试
广州医院远程会诊现场
联通技术人员为远程会诊进行网络测速
据悉,本次远程会诊是针对一位67岁的重症新冠肺炎感染患者,会诊期间,借助联通5G网络高带宽、低延时、广连接等特点,CT影像等医疗原始文件在北京、广州、上海各地间高速传递。各位专家能够清晰研阅,现场给出权威意见,医院医疗队以最快速度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联通技术人员也对5G远程医疗这项“救命利器”作出了介绍,远程诊疗虽非新兴事物,但随着技术发展,医疗影像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的量级越来越大,因此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顺利完成远程医疗的核心要素。以“5G远程CT”为例,与普通远程会诊相比,“5G远程CT”医院的PACS系统,把CT、核磁、超声、各种X光机等医学影像设备产生的原始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出去,让远程在线的医生能“真正”看清病人的CT影像。非医学人士可能不知,一张CT医学影像的文件往往能够达到几个GB,传输过程中任何一帧画面的丢失都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此外,像远程手术等高难度、高精度的操作,不仅需要8K视频的直播,还需要极低的时延确保安全,这都是非5G网络而不可能做到的。
此前联通5G网络已在全国多地数次保障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医疗,为国家远程医疗队“前方临床救治,后方多学科远程支持”相结合的科学救治模式提供了扎实的技术保障。
广东联通在大年初一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21个地市30医院的远程医疗接入开通远程医疗平台,通过该平台,在1月29日、2月6日、2月23日,协助钟南山院士担任组长的专家组顺利进行3次远程会诊,对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2月25日,随着江西首批8医院及随州9医院逐一远程接入系统,“江西省对口支援随州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远程医疗系统”平台正式上线启用。一场特别的远程会诊在南昌和随州两地随即展开,江西省会诊专家组坐阵,对随州5例病例成功进行了跨越地域的远程大会诊。该平台由江西联通携手行业伙伴提供系统及设备援助,联动湖北联通共同架设完成,实现了“赣、随”两地省、市、县三级医疗资源的全面贯通。
2月27日,与京沪穗汉四地会诊进行的同一天,在浙江大学医院进行了一场针对湖北武汉、荆门两地新冠危重病例的三地联合会诊。杭州、武汉、荆门通过浙江联通提供的5G网络和医疗云平台实现了三地远程诊疗形式,医院分布在湖北不同“战疫”一线的专家与后方专家聚在一起,共同探讨湖北7个新冠危重病例的救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