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运共计40天,自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
今年没有大年三十,除夕为腊月二十九,即1月31日。目前火车票预售期为15天,根据以往出行规律,春节前3天火车票最为抢手,“抢票大战”现在已拉开了帷幕。
一提到抢票,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秘籍”,比如找准时机去捡漏,或者到第三方购票平台买“加速包”,还有人会找到黄牛高价买票。
其实,对于我们购票者来说,不管找黄牛,还是买“加速包”,都要多花钱,都有中间商赚差价。这样的代抢票赚差价,是否涉嫌非法牟利?界限在哪里?
男子有偿代抢火车票获刑年7月,江西男子刘某在网上购买抢票软件和网站实名注册账号个,用于抢票。抢票成功后,其根据所抢购火车票不同情况,向购票人分别收取50元到元不等的佣金。
从年4月至年2月,刘某先后倒卖火车票3,张,票面数额多万元,获利31万余元。
法院一审判决刘某犯倒卖车票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万元,没收犯罪所得和作案工具——手机和电脑。刘某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
年1月9日,法院二审宣判。法院认为,构成倒卖车票罪的关键,一是行为非法,二是高价、变相加价行为,非法囤积后倒卖、不具备代办铁路客票资质为他人代办铁路客票并非法加价牟利都构成倒卖车票违法犯罪。
刘某不具备代办铁路客票资质,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抢票软件,取得了在网站抢票的优势,侵害了其他旅客的平等购票权,扰乱了铁路客运售票秩序,非法获利34万余元,属于倒卖车票情节严重。综合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对社会的影响,法院二审改判刘某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万元。
“加速包”合法吗?不少抢票软件都提供了“VIP加速包”“好友助力”等抢票服务,声称能提高出票成功率。即同等条件下,付费使用“加速包”的平台用户,就比普通用户增加了购票成功几率。因此,有人将网络平台的抢票行为称为“技术黄牛”。
据媒体报道,刘某曾实名举报了携程网、飞猪网、高铁管家等抢票软件,公安机关回复是查无实据。
有关部门也曾要求封杀软件商的“抢票神器”,认为这是强行加塞行为。多年以来,这些“抢票神器”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