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王智弘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询系教授、彰化师范大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本土咨商心理学推动联盟主席、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伦理分会顾问。
《苏州大学网络成瘾工作坊内容摘录》
网络成瘾这个词最早其实是个玩笑话,是美国精神科医生戈登伯格想拿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开涮。他说精神疾病到目前为止都没办法用生命检测来做判断,是不是通过一些脑科学的证据来当作一个工作,能不能把大脑扫一扫看到底是什么?
精神疾病,如果能这样也不错,起码判断病症更加客观,毕竟它不像生理的疾病通过身体的特征的检测来做判断,做诊断。
戈登伯格的背景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当时就他组了一个人的团体做团体治疗。后来到美国心理学会做相关报告,大家都觉得这事新鲜,很多媒体就都来报道。从此网络成瘾这个概念便延续至今。直到去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
成瘾行为障碍分为两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博障碍现象为主。
第二部分是隐性障碍现象为主,包括网络*博,网络游戏、网络信息成瘾。
但是我们说只有这两类吗?其实不是,我处理过的个来访者,最严重的是网络小说成瘾,也有网络关系成瘾。也就是说还有很多类别。
我觉的成瘾这个事情很多不是突然发生的。是累积的,滴水穿石。
每一个来访者都不一样,不一样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协助,不一样的解套方法。
从病理的调查结果看起来,人数确实是比较多的。当一种类型的疾病有这么多人存在问题的话,如何去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3年大家开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