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在班里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由几个小问题组成:
李老师一问:“认为自己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手。
李老师二问:“认为自己作文写得不好,并且想要写好的,请举手。”
全班同学都举手。
李老师三问:“认为自己作文写得不好,但想要写好,而且愿意付出努力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绝大部分学生都举着手,其中一两个偷笑着把手放下。
李老师四问:“愿意付出努力提高自己写作能力,而努力的方式是每周多写一篇作文,能做到的请举手。”
有些学生发生了动摇,把手放下,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举着手。
李老师五问:“举手的同学,愿意每周多写一篇作文,而且会按照我的要求——写完之后读五遍改五遍,再读三遍改三遍,再读一遍改一遍——修改作文的请举手。”
这时,全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举手,李老师粗略数了数,有七八个人。
同样的调查,李老师面对不同学生,做过不止一次,每次都是差不多的结果。做调查的目的,并不知是为了更了解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
很多人都曾信誓旦旦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尤其在考试前后,都很有反思精神,“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珍惜时间,再也不玩游戏……”“以后我上课一定认真听讲,好好完成作业,不懂就要问……”“从今天开始,我……”,类似的想法可能在有些人头脑中出现过无数次,但是,很多人的誓言,并不是痛定思痛的结果,它只是企图缓解自己的一部分焦虑。就像课堂小调查的结果一样,绝大多数人的努力,只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喊出来,以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他们并不理解努力的意义,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偷懒,如何投机取巧,如何走捷径一步登天。
谁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谁都希望能改变现状,但是更多人只会空喊“我要努力”的口号,而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去做些切实的努力,每天游荡在梦里,希望眼一闭一睁,现状就改善了。
一个人如果一直缺乏自我认知,很多事做起来就会被动;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学习起来就很被动,直至被学业奴役。有了比较清楚的自我认知,才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明确了方向,努力也就有了意义,自己努力去做一件事和被迫去做一件事,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学生缺乏自我认知,家长有时候也盲目乐观。有些学生自律性强,或养成了比较好的习惯,自然不需要家长过多操心,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家长还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那必然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有的家长会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该做的也做了,都没用。李老师从不认为教育孩子就是非打即骂,相反,把打骂视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是一种偷懒且无能的教育观。同样的调查问一下家长:
1.你希望孩子养成好习惯吗?
2.你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
3.你愿意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去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吗?
4.你愿意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戒掉网瘾和手机瘾吗?
5.你愿意重新审视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主动承担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并作出真诚的反思吗?
李老师相信,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盼着孩子好的,但是当条件越来越具体,父母需要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多,尤其还威胁到家长那可怜的权威和自尊心时,父母难免要犹豫和恍惚一下。
学生也好,家长也罢,其实并不是不愿意改变,也不是不愿意努力,大家都知道,只要努力,就需要牺牲一些什么作为代价。学生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牺牲玩的时间;家长需要放下架子,牺牲的是面子。之所以不努力,只是有很多东西难以割舍,你真正不愿意的,是付出代价。很多人不肯付出代价,又不想被认为“不努力”,所以他们也努力,只是他们的努力只是为了表演给别人看,所以才会有家长“假关心”和学生“假努力”的现象。
很多学生也把与别人差距归因为智商不如人。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来自哪里呢?李老师认为,人与人之间如果存在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做与不做的差距。很多人只是头脑中有想法,却不付诸行动,那么想法就只是想法;而另一些人,大胆行动,努力尝试,想法才可能变成现实。要改变,不脚踏实地做些真正的努力,怎么行呢?
.12.15
思考:
1.在桃花源读书的这段时间里,你是否做到了最初时的承诺?
2.请就桃花源读书的这段时间的表现,进行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没有遵守规则,为什么没有做到?
3.关于文章中提到的调查,你还有哪些话想说?你打算怎样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