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禅小和尚
来源:一禅小和尚(ID:yichan)
一禅问师父:
_“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熬夜了?”
师父说:
_“因为大家白天都在做别人喜欢的人,只有晚上才能做回自己。
毕竟取悦世界简单,取悦自己却很难啊。”
生而为人,我们不必讨好别人,不必向别人解释,却应该对自己好一点。
日剧《被讨厌的勇气》中有这样一段剧情:
女主庵堂兰子正在蛋糕店排队买蛋糕。
突然,一个小女孩冲到柜台前,指着店里最后的一块草莓蛋糕,嚷着要吃。
女孩的妈妈一边向众人道歉,一边把女孩拉到队伍最后排队。
前面的大人们为了照顾女孩,不约而同地点了其他口味的蛋糕,轮到兰子时,她却直接要了最后一块草莓蛋糕。
兰子的行为引得蛋糕店内纷纷侧目,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她却旁若无人地享受起蛋糕来。
下方的字幕打出了兰子的内心独白:
_“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主宰,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的。”
是啊,世界上有那么多声音,如果我们每句都放在心上,那活得有多辛苦啊。
毕竟有人欣赏你,就有人厌烦你,有人喜欢你,就有你嫉妒你,
喜欢你的人,你的错也透着可爱;不爱你的人,你再好也都是毛病,谁又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欢呢?
只要记得,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嘴里的你,都不是真实的你。
把眼光挪到自己身上,关闭自己的耳朵,不讨好他人,不在意四周的眼光,才能不活成庸庸碌碌的千人一面。
蒋方舟有一句话说得好:
_“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需要你费力讨好的关系,都不能长久;需要小心翼翼维持的事情,都不是常态。
想要活得自由快乐,就要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生路上,你是旅途的主角,别人不过是沿途风景,一闪而过。
取悦自己,永远比做个讨喜的人更重要。
刘同写过这样一段话:
_“以前总是去解释去理论,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灭了,怕那些不停蹿动的小感受。
现在不去解释,不去理论,还是怕,怕浪费自己的时间,怕自己模糊了焦点,怕影响了品尝现世生活的胃口。”
人与人之间,若是懂得,何必多言,若是不懂,又何必解释?
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解释,不是因为懦弱无能,而是清醒自知。
和不懂你的你,何必解释,再错上加错;
和不喜你的人,何必讨好,再徒增厌恶。
成长,就是渐渐学会沉默,不动声色地过自己的生活。
画家陈丹青说过:
_“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必要不停的向人解释其实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这是无效的。我甚至觉得你把这些真实的自己隐藏在这些误解背后还挺好的。”
人活一世,是为了做自己,不是为了解释自己。
那些懂你的,不用解释;不懂你的,解释也没用。
就像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立于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也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做人也是如此,无需大动干戈,无需兴师动众,更无需费力辩驳。
你需要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守好自己的心,过好自己的人生。
毛姆说:
_“我们都只能孤独的行走,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人生,唯一能懂你的,是自己。
不必向别人多作解释,因为但凡解释,都是多余。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感觉活着特别痛苦,他就去问禅师:
_“禅师啊,我怎么才能解脱呢?”
禅师笑了笑,给他三天时间让他自己悟。
第一天,禅师问他:
_“你悟到什么了?”
他摇了摇头,于是禅师举起戒尺往他手心狠狠地打了一下。
第二天,禅师又问,他还是说不知道……于是又挨了一下打。
第三天,他还是什么都没悟出来,但是这次禅师举起戒尺的时候,他赶忙伸手拦住了。
禅师笑着说:
_“你终于悟了,痛苦,是可以拒绝的。”
我们总是对别人言笑晏晏,宽容大量,却偏偏忘了善待自己。
我们善良,我们容忍,我们付出,却忘了,善良不能没有锋芒,否则就等于零。
如果有人让你痛苦,你不必硬着头皮装大度,
因为在乎你的人,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还无动于衷,也不会把你的心软当作自己谋利的踏脚板。
很多痛苦,其实是可以拒绝的;很多勉强,其实是徒劳的。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小说《人间失格》里写道:
_“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生活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我们日复一日地和自己抗争,就是为了活出一个自在的人生,和一颗不被别人缚住的“心“。
终其一生,不过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我。
余生,愿你记住一句话:
_“需讨好的都是虚情,要解释的并未良人,勉强有的不能长久,凑乎过的终会伤心。”
生而为人,你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你自己,不必讨好任何人,只需讨好你自己。
作者简介:一禅小和尚(yichan),用简单的禅理,解开生活的难题。陪千万用户成长的暖萌小和尚,治愈你心的温柔力量。
解凝: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愿与您交流探讨情感婚姻、亲子关系、厌学网瘾、职场与人际关系、自卑心理、神经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