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又出事了!死了个女孩!”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心里一沉,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而是把手机扔在了一边。“出事了”,这几乎是我作为媒体从业者兼社交网络重度用户,最不安、也最害怕的一句话。近到精神病在大街上无差别砍人,远到北美飓风重创加勒比小国,或者恐怖主义又在兴风作浪……即使不为加班赶热点所困扰,听到这些消息也会本能地感觉到不安和惶恐。
逃得了工作,逃不了社交网络铺天盖地的情绪。哪怕是闲聊八卦群里,也不断有人扔来最新的进展,所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换着刚刚听到的消息。微博上,灾难景象后面跟着成串的转发,网友们用转发散播着同情,以及对主事者的愤怒和谴责……仿佛所有人都已经听闻并表过了态,马上就该轮到手足无措的自己了。
此时的我,却说不出来任何话。看着那些影像一遍又一遍地在时间里里重放,想象着受害人经历的痛苦,我感到沮丧而无助,只想快点逃离舆论场。
这是没有同情心的表现吗?我为什么无法打起精神去关心别人呢?
有限的同情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作者、历史学家卡拉·乔伊森(CarlaJoinson)正在一所医疗机构里为写作而取材,对象是护士。她发现,这些被社会描述为“白衣天使”的人们,也会陷入愤怒、无助乃至冷漠。一个护士刚刚失去了她悉心照料已久的病人,在那之后,她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愤怒和压抑。另一个护士经历了同样的失望和沮丧之后,差点抛下病人、离开岗位。护士们重复目睹着大量病人的不幸,竭尽全力却依然有无能为力的情况发生,这让她们的心理难以承受。卡拉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同情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