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在“成瘾障碍”章节中,明确了“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的诊断。由此尘埃落定,颇有争议的“网络成瘾”不再只是一个流行的想法或杜撰的精神疾病,而是成为一个科学上有效的概念、以及需要医学处理的问题。
关于“网络成瘾”是否为一种精神疾病,历来存有争议,简单回顾一下比较重要的节点和事件:
年6月,美国医学会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拒绝向美国精神病学会(APA)推荐把"网瘾"列为正式的精神疾病,也就意味着当时的美国医学界否定了网络成瘾的诊断。
年11月,医院陶然主持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首次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范畴,并在有限的范围内,即部队医疗系统内部推行使用。
不过年,卫生部在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时,认为"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否定了将"网瘾"作为临床诊断的精神病。
不过这些争议随着ICD-11的发布而终结,版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认可了网络成瘾的概念,并指出其内涵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其中,持续时间是诊断网络成瘾障碍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东亚人口中,网络成瘾的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联。可以理解的是内敛含蓄但情感细腻丰富且不擅于表达的东亚文化与电子网络相遇,催生出了大批宅居、茧居者,并成为网络使用者的主力*。
这些在逐渐成为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的同时,其中一部分也为精神卫生专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