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从他入神地注视的事物旁离去。他凝视着前方,他的嘴微张,他的翅膀展开了。人们就是这样描绘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至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瓦尔特·本雅明撰,张旭东译,〈历史哲学论纲〉,载《文艺理论研究》,年第04期,第94页)(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供图)
基本上,年的整个6月,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研究与创新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并担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发起的“未来媒体/艺术行动委员会”委员的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Stiegler,以下简称斯蒂格勒)都在中国。期间,他在几大高校举办了若干讲座与课程,其中,在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了5次公开课(6.8-22)来论述“熵与劳作(EntropyandatWork)”,不仅时间长,这也是他唯一在国内艺术院校开设的课程。
其实,自年起,斯蒂格勒已连续三年在国美开课。这三年来,中国社会急速前行,技术攻势迅猛,艺术界自觉或被逼开启大规模性技术反思,以及由此对艺术本体的思虑。
这场集体性行为如病*般蔓延,若干年后回望,也不知是好是坏。
这次在杭州见到的斯蒂格勒,65岁,略有发福,但无损风采。
他气息笃定地安坐于人潮之中,用法语迅捷流利地甩出一个个长句,包含各种关键词,时而也夹杂一些英文,讲到兴起,便直接脱去外套,露出灰白色短袖T恤。
听课的人身份庞杂,有艺术家、策展人、哲学研究者、中学生、企业家、待业青年等。虽然由于语言的横亘,他与听课者间的直接交流有限,但并不妨碍陆续种下种子:
“他是站在一种大格局中来看艺术的,这样的眼光我喜欢。”
“虽然不是很能明白他说的那些术语,但我觉得很新鲜。”
“不太懂啊,我要回去好好研究。”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年6月8-22日,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Stiegler)在中国美术学院开设5次公开课,主题是“熵与劳作(EntropyandatWork)”。图为第一讲课程现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供图)
▲年6月8-22日,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Stiegler)在中国美术学院开设5次公开课,主题是“熵与劳作(EntropyandatWork)”。图为其余四讲课程现场
本着开源与斯蒂格勒教授倡导的贡献式经济原则,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在此与大家分享本次课程的现有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斯老师五次讲座的法文讲稿、讲座PPT图片、录音、讲座参考文献与辅助文献,以及斯老师于同期在南京大学的系列课程录音(讲座介绍请见“南京大学部分”资料包文档)。提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