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年8月3日晚约9时,18岁少年李傲,被安徽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负责人及教官强行带到该校位于合肥市庐江县的教育基地;约44个小时后,李傲被发现身体异常,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黑龙江16岁少女陈欣然,在被母亲送去山东某网瘾戒*学校4个月中经历殴打、谩骂、体罚等非人待遇,出校后杀死自己母亲后投案自首。
近期关于网戒学校的报道越来越多,揭露的问题越来越多,网瘾少年被关进小黑屋里遭到不为人知的待遇,有被电击的、有被逼下跪的、有的被胡乱喂食精神药物、有被强制做俯卧撑体罚的,一些教官老师心情不好甚至踢打网瘾少年。网瘾少年自身的心理问题不仅没有被治愈,反而愈来愈严重,有少年甚至产生了报复父母的极端情绪。一件一件血的案例摆在眼前,面对孩子“网瘾”你还敢掉以轻心吗?
一、暴力治不了网瘾,只能彻底摧毁孩子
想必大家都听说或者看过“雷电法王杨永信”,殴打,谩骂,电击,打针吃药,触目惊心的名词在网瘾“戒*所”里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只因为喜欢上网,甚至远没有达到成瘾的地步,就被送进了这个“地狱”,青春不再,剩下的只有恐惧。
家长的冷漠,地狱的生活,没有希望的未来。暴力,电击与药物治疗带来的不是“戒除网瘾”,而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而心灵的伤害几乎是不可逆转的。“成功戒网瘾”的孩子们木讷地笑着,像很开心,又像失去了灵*。所以暴力解除网瘾是不可行的
二、戒除网瘾不应只注重结果而更应该强调过程
网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饱经争议的代名词,社会对于网瘾的概念和认识以及对网瘾的干预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且概念并不统一。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而也于年6月19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被列入精神疾病范畴。年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Gamingdisorder(游戏障碍或游戏成瘾)为一种精神疾病。
有些家长一味寻求结果,觉得“只要孩子能够不上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这一观念从本质上就出现了问题,很多处于法律灰色边缘的戒除网瘾机构也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一心理特点,使用暴力、体罚等形式在孩子心里树立恐惧感,再以传销洗脑的形式规范孩子行为,造成效果假象,而家长始终被蒙在鼓里,只知道“孩子懂事了不玩游戏了“却忽略了这样做对孩子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而且多数孩子只是屈打成招,恐惧抑制期过后就会“反水”,即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反而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张弛有度理性上网网络可以有但不是一切
网络可以有,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游戏固然好玩,可以作为日常的休闲娱乐,可以作为与朋友交流的桥梁,可以当作竞技体育为之热血。但却不能沉迷其中,将所有事情都抛之脑后不管不问是不可取的。网络成瘾本身就是以行为依赖为主的精神心理疾病,它与烟酒成瘾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之处的,而孩子本身就存在自控能力差的特点,被网络游戏迷失心智从情理上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想帮助孩子矫正治疗,就要花更多心思在孩子身上,选择正规的戒网瘾机构,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才是上上之策。
时至今日,“杨永信”等人却依旧逍遥法外,依旧有孩子被殴打和电疗。理性看待“网瘾”,远离暴力治疗才是合法途径,希望家长们可以更加理性化、科学化的面对网瘾问题,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