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芥末堆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未成年人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在被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所影响。近日,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辟“网络保护”专章,旨在为网络世界中的未成年人保驾护航。
只是在触网年龄不断降低,对网络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今天,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高道阻且长。
及格线上的网络素养得分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78%,首次触网的年龄段集中在6—10岁。
在网络崛起的时代,虚拟世界在青少年眼中早已幻化成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青少年器官的延申,而诸如“网络*害孩子”,“抵制上网”此类话语显然已不合时宜。未成年人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让他们在自我保护的同时能够为自己在网上的言行担责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高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发布的《年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4分。按5分制来计算的话,目前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水平处于及格线以上。
网络素养得分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网络道德3.94分,网络信息的搜索与利用3.69分,上网注意力管理3.66分,网络安全认知和行为3.64分,网络信息的分析与评价3.43分,最差的是网络印象管理能力3.02分。
受制于年龄和认知,未成年人在网络世界往往会比较真实地展现自己,所以管控自身印象的能力得分较低。而从小浸淫在网络世界,未成年人对网络规则的熟练掌握又使得网络道德这一维度得分最高。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形成跟网络环境本身的复杂性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认为,在社区和直播平台的网络欺凌是未成年人上网时遭受的最普遍的一种网络侵害。据有关数据,我国有接近30%的未成年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此外,淫秽色情、仇恨言论等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成瘾等问题也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在网络世界中,家长要以身作则
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水平亟待提高,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合必不可少。尤其是家长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形成中有着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95%的青少年主要在家庭场域上网,家长和监护人的责任才是最大的。《年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调查报告》也指出,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越亲密,在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道德方面表现越好。而父母越频繁干预青少年上网活动,青少年在网络素养相关维度的表现上就越差。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