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
现在的小孩,可能对“精神鸦片、电子海洛因”一说,比较陌生。十几二十年前,电脑游戏兴起时,沉迷游戏曾引起过广泛讨论。
电子鸦片,泛指成瘾性的电子游戏。同时,也有“戒网瘾”一说。现在臭名昭著、人人喊打的电击疗法,在那时还是不少家长救命良药。其实这类惨案频发,如集中营一样所谓特殊“学校”的存在,和孩子沉溺网络不能自拔的原因,或正是一体两面。
为何孩子除“上网”,就无其他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除了标准化学校因素外,本该针对性个性化的家庭引导缺失,也占很大一部分。没想办法沟通,甚至压根就没及时有效的沟通理解。家长无意愿无能力,总之放任不管,等孩子成瘾入魔,又急火攻心,简单粗暴,除了打骂,就是送“电击”“武校”去“治疗”。
教育从来不是易事,但怕麻烦而不管,总在放任与抓狂两极游走,可能也是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只能网上过瘾的主因。国外有人恶搞性提出网瘾、网络成瘾症,但却引起精神卫生界持久讨论。甚至国内也一度将“网瘾”与“精神疾病”相提并论,结果引发群嘲。就如有人读书成瘾,跑步成瘾,社交成瘾一样,上网或说游戏入迷,也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除此之外,别无他选。此前《半月谈》曾连发三文声讨“电子鸦片”、“精神*品”:“我们难道穷到靠牺牲心智和精神来赚钱?该打一场‘电子鸦片战争’了”“‘电子鸦片’终成社会*瘤:虚拟的世界将会摧毁我们的新生代!”“有贩*利润而无贩*风险:对‘电子鸦片’应像缉*打黑一样清剿”。
最新的又来了“电子产品正在废掉农村娃家校应联手帮助孩子”(11月26日《半月谈》)。不得不感慨,真是执着,忧心电子产品蚕食童年,当然是正经议题。不过,靶子不能歪了:“农村娃还在玩水、爬树、卷着裤腿捏泥巴?不!他们正沉迷于刷快手、抖音找乐子,‘打农药’‘吃鸡’寻刺激,看直播、刷礼物图新鲜……”
这两厢列举对比,透出是如“电子海洛因”一样陈腐古旧的气息。农村不都田园牧歌,更不只有撒尿和泥,爬树玩水,何况这俩现实杀伤不比玩手机小。且开篇也点出了主因“由于缺乏管束、课外生活单调等”。
沉迷网络,别只甩锅给电子产品,没有手机还有别的。留守无管教,教育资源不均才是罪魁。当然这是复杂大议题,不是一两句能扯清,但只有找准问题,药才能对症。农村空心化是留守主要问题,而城乡无分厚薄,相对摊平教育资源,让孩子除了手机也有其他有益身心的课内外活动,才是解题之道。
不能因破题难,就假装看不到问题。否则就算农村都收缴了手机,甚至封了网,精神荒漠问题依然。锯箭疗法只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