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专访在电子世界失去主体性没有游戏,未
TUhjnbcbe - 2023/4/6 21:52:00

记者

潘文捷

编辑

*月

1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条例中有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的保护行为,针对的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等网络产品和服务、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参与“饭圈”乱象、“网瘾矫治机构”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其中就包括了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等。

网瘾究竟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呵护电子环境中的孩子?日前,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家、网瘾症临床和心理治疗专家银子。她曾经出版过《断瘾》,从其治疗对象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网瘾案例,剖析导致青少年网瘾的根本原因。近日,她的新作《呵护云端的孩子:一位心理医生给中国家庭的网络使用指南》也面世了,银子看到,如果人有内在的匮乏,觉得生活无聊、孤独和不被理解,又难以在现实生活上进行开拓,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电子产品来填补,还会有更多沉迷出现,沉迷类型也会日趋多样化和精准化。但她也认为,我们不能把电子产品妖魔化,电子产品的使用可以和现实环境一起,帮助孩子形成综合素养。

01人的主体性正在电子环境中慢慢丧失

界面文化:你在《断瘾》里谈到,对于长期忍受歧视、承受心灵痛苦、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互联网有着诱人的魔力。另一方面,技术早就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你是怎么界定正常的使用和成瘾的?

银子:有详细的诊断标准。普通人要进行简单判断的话,要看社会功能是否丧失。社会功能丧失意味着该学习不学习,该上班不上班,整天只有上网一件事情,这还伴随着整个人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上的改变。成瘾不仅仅是单纯的强迫性的行为,还会有共病性,伴发一些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和人格障碍等。

从正常使用到病态上网,有病理性的发展过程。成瘾意味着双重的环境不适应性:一方面,现实环境中有不适应或者不满足,所以不想上班上学、过正常的生活,无所适从;另一方面,越是不能在网络环境中自由出入,自行把控,越是说明并不适应电子环境,在电子环境中意识昏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你在《呵护云端的孩子》提到抑郁症高发的时候说,所有的流行病都是人们集体发表的一个共同“声明”。当代人沉迷网络是一个什么样的声明呢?

银子:电子环境中,人的主体性在慢慢丧失,主体性的丧失是从身体价值的丧失开始的。沉迷电子的人状态是“类瘫痪”状态的,例如打游戏时身体是缺席的,是退隐在后的,所有神经反应都集中在游戏情节对大脑的刺激。不能对自己身体进行主体控制,意味着心身分离,人的“心”和“身体”对话无效:你告诉自己要睡觉,却睡不着;告诉自己多吃点,但是吃不下或者吃了太多身体无法消受;告诉自己不能没完没了看短视频,却无法离开。你知道这些对自己不好但戒不掉,而且会强迫循环往复地做自己不希望做的事情,造成更大的困扰。

除了身体的价值没有得到应用,网瘾患者对空间、时间的感觉也是失去控制的。时间有一种主观感受性,等一个人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但是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就感觉时间在飞速流逝。很多成瘾的孩子在现实中成绩不好、不喜欢老师、和其他人也玩不来、生活不开心,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力,喜欢自己在游戏里掌控的感觉,但是他们回避思考:游戏也不是受自己控制的,而是由游戏开发商控制的,是封闭的控制系统。随着元宇宙、人机一体化、AI等的运用,这种集体发表的声明会更突出。面对庞大复杂的电子系统,人把握主体性的难度会更大,因为这是一个比自然环境更难适应的复杂适应系统。

界面文化:在《断瘾》一书里,你选取了12个网络成瘾的例子,其中11个男孩、1个女孩。你认为性别因素在你接触的网瘾案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银子:这是智能手机高速发展以前成瘾的男女比例,以男孩为主。在当时的电子使用情况中,男孩主要是打游戏,女孩更在意游戏里对自我价值和关系的寻找。从我近几年接诊的经历看,性别差异已经不那么凸显,成瘾者的年龄更小,成瘾的年龄跨度更大了。人们在抵御日益发展的电子环境时缺乏力量。那些游戏操作能力不强的人可以没完没了陷入短视频、小说、购物、直播等等,总有一款电子产品满足你的“瘾”。如果人有内在的匮乏,觉得生活无聊、孤独和不被理解,又难以在现实生活上进行开拓,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多电子产品来填补,会有更多沉迷出现,沉迷类型会日趋多样化和精准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谈到沉浸性,通常情况下大家会认为进入某种“心流”状态是很好的,但是网络成瘾的“心流”却成了一种强制循环。

银子:心流是一种忘我的体验。一个人特别热爱工作、在工作里特别投入时,会有心流产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旁边有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知道,这种心流状态不是很容易产生。但游戏或其他电子产品里很容易产生心流,其设计本身也很注意虏获人们获得心流的状态。电子产品里的心流不是不可以进入,而是要考虑为什么进入、怎么进入。如果不能自我掌控就不是心流,而是被动的沉迷。快乐是多面的,心流状态的高级体验也是多面的,不仅要有电子产品的心流,你也得有工作和生活中的心流,要学会发现自己心流的状态。

02父母和孩子在电子环境下都有适应性困难

界面文化:《呵护云端的孩子》中谈到,你从年开始从事网瘾的心理治疗工作。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国内对网瘾的态度有没有什么转变?我们治疗网瘾的方式有没有一些变化?

银子:有很多声音反对把网瘾当作疾病。其实,并不是说你喜欢上网或者你的工作需要24小时盯着网络就是网瘾,网迷、网癖都不是网瘾。作为疾病的网瘾需要专业的诊断,和通常的理解有区别。在治疗的方式上,我们已经在早期的治疗中意识到,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所有的成瘾治疗包括*品、酒精的成瘾治疗,预后的效果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很大。孩子治疗之后如果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和同样的人在一起,处于同样的生活和家庭环境中,可能会反复发作。那时候我们会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治疗。

过去网瘾单纯是孩子的事,很多时候是在网吧成瘾,现在每人一个智能手机,拿着可能就上瘾了。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我接的很多个案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治疗。不是单纯因为家长在教养上应对不当,导致孩子沉迷网络,而是说父母和孩子在面对电子环境的时候都产生了适应性的困难,一起沉迷,甚至相互指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文化:你也谈到一些国外的机构会到中国进行学习,如今,网瘾治疗是在中国独有的吗,它在其它国家有什么样的进展?

银子:国内外的治疗思路都是综合治疗,不仅有心理治疗,也有一些体能培养、身体训练方面的融合治疗。因为人的主体性的丧失首先是身体的价值感失落,进入了心身分裂状态,在做治疗的时候,要让心身统一起来。国外也有一些网瘾患者的极端表现,中国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上似乎比别的国家突出一些。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对青少年成长比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在电子世界失去主体性没有游戏,未